·珠海运控电机有限公司
·珠海雅迪有限公司
·正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顺特电气有限公司.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
·浙江得利亚自动化制造
·展鸿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瞻營全電子股份有限公
·庞详机电有限公司
·永宏科技(深圳)有限公.
·易控自动化设备(昆山)..
·祥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泰峰电气有限公司
·中山泰峰电气有限公司.
·广东顺兴电力设备有限.
·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
·昆明赛格迈电气有限公
·敏腾视觉科技(深圳)有
·香港明创有限公司 .
·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厦门海为科技有限公司..
·开平市莱福电气设备有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
·无锡世珂微电机有限公.
·威海联桥仲精机械有限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
·天津市中马机器人技术
·天津美德克斯电气有限
·台湾机器人产业发展
·欧特士传动设备有限公
·台湾鋐鼎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众拓机器人设备有
·深圳市亿芯智控科技有.
·济南建达超越数控技术
·深圳市新力川电气有限
·深圳市拓越科技有限公
·广东番开电气设备制造
·深圳市桑泰尼科精密模
·深圳市三巨电机有限公司.
·上海精益开关厂
·巨华电力电容器制造有.
·安徽天坤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雷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明轩科技发展有
·深圳市长荣科机电设备有
·深圳市博美德数控设备有
·深圳平行自动化有限公司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赢双电机有限公司
·上海威帕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赛极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龙造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哈迪威不锈钢有限公
·上海冠头电子电器有限
·三益精工株式会社
·日精(香港)电子有限
·企诚自动控制股份有
·琦胜企业有限公司
·品宏科技有限公司
·欧立恩拓电机商贸有限
·宁波永久磁业有限公司
·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南京海斡德电气有限公
·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
·南大傲拓科技江苏有限
·鼐实鑫电子(深圳)有
·摩力机电贸易(上海)
.猛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美国红狮控制
·上海恩艾仪器有限公司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
·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
·雷泰测试仪器(上海)有限
·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
·.昆山布兰杰电子有限公司
·康耐(上海)国际贸易有
·嘉兴华嶺机电设备有限公
..济宁莱恩光电科技有限公
·恒拓高自动化科技(深圳)
·.韩国WON ST有限公司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威布尔传动技术有限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兰格机电设备有

·
巴鲁夫(上海)贸易有限公
邦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北京九思易自动化软件有限
北京上酉电缆有限公司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
博恩斯坦电子(太仓)有限
测控技术杂志社
大连晨光电气控制有限公司
大连道盛仪表有限公司
德国多德销售有限公司上海代
德国三S智能软件系统方案有
德国威琅电气(上海)有限公
东莞市恒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美途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鑫泰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德明仪表事业部
恩尼特克电子科技(深圳)
范堤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芬得亚洲有限公司
奉化市威泰气动有限公司
奉化市朝日液压有限公司
佛山市禅城区强荣自动化设
富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光洋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广东和昌电业有限公司
广州弘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华茂传感仪器有限公司
广州科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科力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广州敏扬热电偶有限公司
广州市贝赫迈自动化设备有限
广州市风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科菱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乐清市信号灯厂
广州市睦禾自动化设备安装有
广州市锐亚电器有限公司
广州市施克传感器有限公司
广州市斯玛特工业自动化设备
广州市享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振欣自动化系统有限公
杭州米格电机有限公司
赫优信(上海)自动化系统贸
胡默尔连接器系统(上海)有
惠州市腾鑫传动机械设备有限
接佳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京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俊弘自动化给料设备厂
凯阳机电有限公司
科尼威尔贸易(上海)有限
科瑞(苏州工业园区)工业
库伯勒(北京)自动化设备
雷子克(广州)电气设备有
美卡诺元器件(上海)有限
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
米尔自动化网
穆尔电子元器件(上海)有
南京宾德电气有限公司
派克汉尼汾流体传动产品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贸易
青岛青智仪器有限公司
荣格工业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安浦鸣志自动化设备有
上海倍加福工业自动化贸易
上海波创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方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兰宝传感器有限公司
上海思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雅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永星电子开关有限公司
上海优爱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
深圳市宝安区旋风气动科技有
深圳市步科电气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蕴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迈科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锐健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赛远自动化系统有限
深圳市同创机电一体化技术
深圳市显控自动化技术有限
深圳市英士达机电技术开发
沈阳东北大学控制工程编辑部
施迈赛工业开关制造(上海
速易可气动(上海)有限公司
天津罗升企业有限公司
天津派克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威格勒传感器技术(上海)
伟马快德机电科技(上海)
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
无锡市赛博机电有限公司
厦门旭隆密封件有限公司
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伊玛精密电子(苏州)有限
伊斯默远东工业器材国际贸易
意大利意尔玛有限公司上海
余姚温度仪表厂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
浙江省乐清市顺邦传媒策划
制造业自动化杂志社
中国智能化网 工控智能化
仪器仪表智能化
中山尼尔森气动元件有限公司
自动化信息
自动化与仪表编辑部
自动化仪表网
Ca800
Ether CAT技术协会
PTC Source 动力传动与控制
奥托尼克斯电子(嘉兴)有
北京光华世通科技有限公司
贝罗孚自动化仪表(上海)
变频技术应用编辑部
变频器商情杂志社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
诚田自动化仪表(上海)有
传感器世界杂志社
传感器与微系统
椿本佳宝来拖链(上海)有限
大连泷孚中天精机有限公司
德国VIPA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
毕孚自动化设备贸易(上海
德国科宝公司
电气自动化网
东莞市峻冠自动化控制设备
东莞市铭圣电机有限公司
东莞市台力传动有限公司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
东阳市东政电机有限公司
芬兰贝美克斯有限公司上海
福州富昌维控电子科技有限
富林泰克(北京)电子科技
高工传感
庚霖国际贸易(上海)有限
广东省肇庆方大气动有限公司
广州艾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恒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恒鸿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华南富世工控技术有限公
广州汇尼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江外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明协工业器材有限公司
广州普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祺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人龙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森纳士仪器有限公司
广州市德强电器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华锐金属加工
广州市冠中机电设备有限公
广州市凯思软件工程有限公
广州市流体密封件有限公司
广州市磐威电子科技有限
深圳市和波达超声设备有
广州市瑞晨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市睿宝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迅驰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亚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广州亿莱发机电设备有限公
广州中联伟德自控技术有限
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
汉升密封科技(上海)有限
杭州迪门福电子科技有限公
杭州佳能阀门有限公司
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
机床与液压/润滑与密封杂
佳乐商贸(中国)有限公
控制工程中文版
控制网&《自动化博览》
劳易测电子贸易(深圳)有
利驰气动机械有限公司(广东
纳诺达克电子(常州)有限
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
南京易佳捷电气设计软件有
宁波三和壳体公司
宁波中大力德传动设备有限
欧智博德仪器仪表(上海)
瑞士DIMETIX中国服务中心
上海迪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垦力达电气(江阴)有限
上海大内双福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海博电器有限公司
上海韩荣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皆易自动化设备技术有
上海精浦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雷普电气有限公司广州
上海力硕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神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台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望源测控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兴源东安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祐霆工贸有限公司
深圳市白山机电一体化技术
深圳市鼎拓达机电有限公司
深圳市东方伺服数控技术有
深圳市海威机电有限公司
深圳市合信自动化技术有限
深圳市华邦德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吉邦实业发展有限公
深圳市杰美康机电有限公司
深圳市欧辰自动化系统有限
深圳市深蓝精机有限公司
深圳市威纶通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威远精密技术有限公
深圳市研控自动化科技有限
深圳市易驱电气有限公司
深圳市远安电子科技有限公
深圳市众为兴数控有限公司
胜拓传感器(上海)有限公
世格流体控制(上海)有限
仕通电机深圳分公司
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
苏州度飞电气有限公司
苏州美名软件有限公司
苏州松特自动化系统有限
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台湾泛达仪控有限公司
台湾西霸士(广州)有限公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
电气传动编辑部
天津菲特测控仪器有限公司
无锡康贝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厦门安东电子有限公司
厦门伯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
厦门神睫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冶金自动化杂志社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杂志社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易格斯拖链轴承仓储贸易(
元器件快递
浙江红波按钮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欧佩柯斯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温岭市宇海机电有限公
中国传动网
中国工控网
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
中国仪器仪表杂志社
中华工控网
SPS联合展台
安川电机
安徽蚌埠市来福电子有限公司
安士能(上海)机电商贸
北京金德创业测控技术有限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
达林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东莞市达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达兴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德恩科电机(太仓)有限公司
德国科维软件有限公司上海代
德国商会
德国思泰电子有限公司
东莞市三联众源五金商品城有
东莞市协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怡合达自动化科技有限
东莞速美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东佑达自动化科技(深圳)有
佛山科达鑫自动化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凯瑞达工控设备
富弘年智能科技(深圳)有限
工业控制计算机杂志社
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

深圳市鹏辉科技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究基地
清远新大南方机械装备制造
深圳市朗弘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
鹤山市鹤龙机电有限公司
安徽世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南大傲拓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全茂(广州)仪表有限公司
常州市常锋电机有限公司
沙井中宝精工热流道经营部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
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博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泰索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来福电子有限公
惠州市乐华塑料薄膜制品有限
康耐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美国雷泰公司北京办事处
乐清市西霸士电气有限公司
东莞嘉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展鸿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风丘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威克仪表有限公司
余姚市三力信电磁阀有限公司
余姚市银环流量仪表有限公司
东莞市莫泰克机电科技有限公
宁波永久磁业有限公司
东佑达自动化科技(深圳)有
天津丹纳赫传动有限公司
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
东方马达株式会社香港分公司
德恩科电机(太仓)有限公司
奈镁克(上海)精密机械有限
上海韩荣电子有限公司
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佛山市金怡通贸易有限公司
雷子克(广州)电气设备有限
赛普(上海)电缆贸易有限公
山立铭版(深圳)有限公司
台湾卡勒金属有限公司
AserTech 公司
Comde GmbH, Germany
EMSR-TECH GmbH
FOURIER SYSTEMS LTD.
G.G.M. Co., Ltd.
LN Industries S.A.
MTT Instruments Inc.
Multiprocessor Systems
Schmierer GmbH
Tews Elektronik
Winner Bearings Co. Ltd, Korea
艾讯宏达科技有限公司
安川电机
北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布莱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金泰星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朗润达科贸有限公司
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太工天成测控技术有限公
北京西曼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倍意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博恩斯坦电子(太仓)有限公
博太科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长春第一光学有限公司
大连菲宝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丹佛斯(上海)自动化控制
丹纳赫西特传感工业控制
德国博德压力仪器仪表有限
德国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德国赛普特种电缆股份有限
东方马达株式会社
东方马达株式会社香港支店
东辉(香港)仪器仪表有限公
东莞市飞得克自动系统设备有
东莞市海川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嘉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
东莞市铭圣电机有限公司
东莞市沙田夏奇机械厂
东莞市生利达冷冻设备有限
东莞市万江众力液压元件厂
芬兰瓦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奉化市宏伟气动液压成套厂
奉化市益华气动成套有限公
佛山市金怡通贸易有限公司
福建省泉州市力达机械有限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固宁香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大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盖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华研电气自动化有限公
广州惠控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精控测试仪器有限公司
广州景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胜仕自动化仪表有限
广州市奥支自动化设备有
广州市昌晖自动化系统有
广州市慧眼电气产品有限
广州市佳铭工业器材有限
广州市崎峰自动化设备贸
广州市圣汉自控设备有限
广州市同飞科技公司
广州市新跃液压气动器材
广州市易控科技贸易有限
广州市越秀区鼎欣机电设
广州天铄机电设备有限
韩国SECO株式会社 上海
杭州盘古自动化系统有
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
河源市雅达电子有限公
弘兴发工业(股)有限
鸿展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黄石市黄风机械有限责
健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油顺液压精机股份有
久茂自动化(大连)有
君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凯瑞达工控设备经营部
科宝仪器仪表贸易 (上海)
科瑞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乐清西霸士电气有限公司
雷子克(广州)电气设备有
理研液压(上海)有限公司
隆堡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路斯特传动系统(上海)有
麦格思维特(上海)流体工
美商易触控系统公
(泰科国际)
盟立自动化科技(上海)
绵阳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
奈镁克(上海)精密机械
宁波司塔士液压有限公司
欧陆自动化设备(远东)
秦伟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铨盛科技(苏州)有限公
赛普(上海)电缆贸易有限
山武自动化仪表(上海)
上海百纳控制工程技术有
上海宝衢自动化系统工程
上海帝思工业自动化设备
上海恩德斯豪斯自动化设
上海脉杰自动化系统设
上海欧仕格压缩机有限
上海气立可气动设备有
上海强实自动化控制有
上海神源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市韩荣电子有限公
上海思路商务咨询有限
上海泰一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盈沛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智茂机电设备有限
上海中控自动化系统有
深圳市安特工控系统有
深圳市德瑞斯电气技术
深圳市福泰佳科技有限
深圳市杰士康自动化设
深圳市金肯科技有限公
深圳市利亿达电子科技
深圳市米诺电子有限公
深圳市普传科技有限公
深圳市普乐特电子有限
深圳市万新科技有限公
深圳市依托电力电子有
深圳倚天科技开发有限
沈阳鹭岛资讯科技有限
沈阳市北星流量仪表厂
世伟洛克(上海)流体
世宗自动化机器有限公
思博(广州)电子有限
苏州联科自动化仪表有
台湾泛达仪控有限公司
台湾忠韦企业有限公司
太极光控制软件(北京)
泰釸电子有限公司
天津菲特测控仪器有限
天立电机(宁波)有限
万濠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维尔创
无锡东元电机有限公司
无锡华灵过滤设备有限
无锡君帆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市科瑞特精机有限
武汉超荣电子有限公司
西安沃尔仪器有限公司
希而科商务咨询(上海)
厦门伯特自动化工程有限
厦门迪控系统工程有限公
厦门精研自动化元件有限
厦门力洋自动化科技有限
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香港荣兴电机公司
协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怡通机械实业(深圳)
烟台惠丰电子有限公司
(欧瑞传动)
四川仪岛科技有限公司
余姚市三力信电磁阀有限
余姚市银环流量仪表有限
余姚市永创电磁阀有限
余姚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余姚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鸿展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肇庆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浙江海利普电子科技有限
浙江罗托克执行器有限公
郑州新元电气技术有限公
珠海欧源仪表有限公司
珠海市艾博达自动控制设
珠海市刚力拓发展有限公
珠海市龙神有限公
广州捷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 展览介绍 展览费用 展览范围 交通路线 市场信息 联系我们
展览信息:

“中国制造2025”—苗圩破题工业强国
关键字导读:中国制造2025


描述: 按照三步走的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力争通过这十年的努力,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为后两步走奠定好的基础。


“中国计划用30年时间,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苗圩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抢抓的制高点,而主攻方向则是智能制造。”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3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接受《中国工业报》等中央媒体集体采访时,首度披露了规划纲要制定细节,他强调:“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苗圩指出,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工信部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中国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按照三步走的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力争通过这十年的努力,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为后两步走奠定好的基础。


   记者:数据显示,我国PPI已经连续30多个月下跌,PMI亦低于荣枯线。我国制造业面临怎样的形势,应该如何应对?
   苗圩:确实像你所说的,自2012年3月以来到今年1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5个月下降,这是历史上少有的。比如去年,我国PPI下降了1.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生活资料价格同比持平。


   产生这种情况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上游能源、原材料、矿石价格下降;二是国际输入性价格下降,比如煤炭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轻工产品比如棉花,从最高1.9万元/吨降到1.35万元/吨,幅度相当大;三是我国产能过剩。这些问题来源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调整和消化前期刺激政策,是三期叠加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四方面入手:一要坚定不移地调整产业结构,把长期以来以重化工业为主,以大量出口基础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作适当调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我们要做产业结构调整,要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二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制,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加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同时要加大对技术改造支持力度。三要按中央要求压缩部分行业的严重过剩产能,在一定时间内比较好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包括暂停批准新上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方面的产能,在建产能也要停建或缓建,用一段时间消化过剩产能。四是工信部一直在抓也取得很好效果的淘汰部分落后产能这项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把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上去,产业结构转变过来,为这些行业和企业新一轮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7%的GDP增长目标,对工业应该是一个考验,是一个不低的目标。


   苗圩: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在计划经济或者说短缺经济下,只要能生产出来基本不愁销。本世纪以来,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带来了经济发展新的需求。在新一轮发展中,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地调整产业结构,再依靠过去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大量带来环境负面影响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以持续了。


记者:刚才我们谈到了工业面临的一些压力。从区域上来看,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萎缩、产业转型的压力,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东三省,企业也在大规模亏损,中西部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也面临很多问题。中国制造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工信部将如何解决?


   苗圩: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比如区域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主体功能区,另外,各地区在发展中基本处于互相竞争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和合作关系。随着经济增速下行,这方面问题越来越突出。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是落实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地。哪些区域适合发展?哪些区域限制发展?哪些区域严格禁止发展?过去有一个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要把规划落地。二是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三大区域发展的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把三个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好落实好。三是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由于受到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提出要转移到成本更低、对企业发展更有利的区域,并且有的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我们想借助落实好三个区域协同发展的规划,能够促进产业有序地向中西部转移。四是建立好企业聚集发展的环境。我们前期已经在各省批准设立了很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在这个基础上,在促进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包括京津冀之间协同发展,设立工业园区。通过这一措施使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每个区域发展也有自己的产业定位,也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记者:可能这就要更突出整体布局?


   苗圩:这需要整体布局,也需要我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比如,一些要素的流动要能更加顺畅,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兼并重组所带来的GDP核算、税收分两地缴纳中的一些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它是否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的整体规划和路线图,基本思路是什么?与德国工业4.0相比,有哪些差别?


   苗圩:今年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回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这也是在历史上我们时隔150年之后,重新又占据了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置。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还没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发展还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亟待突破。另外,我们还应该有一些重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些方面表明,我们还需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去转化、去努力、去奋斗。


   根据这个思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中国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也有它的时间表。


   待国务院审批通过发布后,我们还要组织工业行业认真宣贯这个《纲要》。这个《纲要》的主要内容大致是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创新驱动,二是质量为先,三是绿色发展,四是结构优化,五是人才为本。通过实施《规划纲要》,我们为后两步走奠定好的基础。通过这十年的努力,我们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德国实现工业4.0也需要8~10年,并不是德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工业4.0,它在时间上和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们前期提出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我看到一个介绍德国工业4.0很形象直观的场景:工业3.0是机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图上画的是一个机器人从货架上抓一个货物装进一辆卡车;到工业4.0仍然用了这张图,只不过在货架、机器人、汽车上都画了一条小的弧线,这表明这三者互相都通过无线、宽带、移动、泛在的网络联系起来。这就很直观地表明,将来智能化的设备、产品之间,通过有线无线的通讯方式能够连接在一起,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联网或者工业互联网的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讲话中也提到了网络经济的概念。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我们要高度重视这方面发展的趋势,抓住这一轮发展的机遇,趁势而上,发挥后发优势。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我们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同。德国总体处在从3.0到4.0发展的阶段,我们的工业企业有些可能还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然后才能向4.0发展。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把发展路径选择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记者:中国工业的4.0版本中,智能制造是否是很核心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到什么水平?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


   苗圩:去年以来,我们在研究国际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尽管各方面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观点,但是不同中有共同点。共同点是由于有线特别是无线、移动、宽带、泛在的网络的推广和普及,带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互联网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很多新服务、新业态和新发展模式。而且互联网的技术到现在还没有走到尽头,它的应用更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所以互联网带来的变化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认真重视和抢抓的机遇,这也是所说的制高点的问题。还有一个切入点的问题,或者说主攻的方向。我们经过研究认为,抓智能制造就是我们主攻的方向。前几年,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比如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在这个基础上把智能制造抓在手里,这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过去五年,我国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近五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现在很多工业企业甩开图版,搞无纸化设计、数字化模型,这些方面的大量应用,减少了研发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另外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已经达到30%,近五年也是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这些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过去,我们使用的一些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基本上是按人设定的程序作业,它自己并没有人工智能。所以就出现过有人在修理机器人的时候,一旦忘记关闭电源,机器人对人造成伤害甚至致死的情况。它没有智能装置能感知有人在这作业,设定的程序就不能工作。我们在高端的传感器、重要的操作系统、数字化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的水平,这样才能达到智能制造的要求。从产品上来说,现在也有一系列智能化的产品,比如,工业机器人原来是数控化的、不智能的,将来工业机器人可能智能化。汽车现在还要靠人来驾驶,各国都在研究能不能把人从驾驶位置上解放出来,人真正是坐汽车而不是开汽车,把开汽车交给智能汽车本身和整个道路智能化系统。当然,这里还要有一定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攻破。现在一些国家已经有这方面的计划,也有实际的车在路上跑。再比如,一些智能化的产品最典型的是智能手机。过去的手机是不智能的,现在的手机把很多计算机的功能、网络的应用功能全部集合在手机上。从3G开始都是智能化手机了。这是工业产品的智能化。


   智能制造我们正在研究,这是一个主攻方向,一个切入点。工信部正在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我们想从今年开始花大约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一些试点和示范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在工业机器人的推广方面,工信部有何举措?
   苗圩:2013年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这几年,国产机器人发展有很大的进步。过去大约一半左右的机器人是用在汽车行业,现在已经突破了这个界限,在电子信息行业等其他工业行业里都开始得到普及和应用。这方面广东做得比较好,它们第一次把机器人用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过去由于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广东是加工贸易最发达的省份,在生产线上雇了大量的农民工,来做一些简单的劳动。由于两个方面发生变化,一是产品集成度越来越高,二是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这就给机器人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国际上用于衡量机器人普及的指标是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23台,德国为273台,日、韩则已超过了300台。这表明我们以机器换人还有很大的潜力、很大的市场。


   当然,这也带来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改变以至于社会上的问题,大量的机器人取代了人,就业怎么办?所以,我们还要兼顾好中国人口比较多、还有很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预示着劳动力的培训越来越重要,干简单劳动的劳动力找工作越来越困难了,懂得软件、计算机,会操作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了。从职业教育方面还要跟上去。


   总体上讲,抓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一方面要抓产品技术突破和重要配套的组织,另一方面抓好应用。从这两方面入手,使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记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会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起到怎样的作用?


   苗圩: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将提升我国工业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减少对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保障安全生产,保持和提升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记者:刚才您也提到了工业互联网。业界普遍认为,工业互联网会成为国家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极。您觉得这个产业的规模和潜力是怎样的?


   苗圩:工业互联网是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工业互联网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在现实中有很多企业也注意到应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据国际权威机构估算,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做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从两方面切入,实现融合发展。第一个方面,就是前面提到的智能制造。第二个方面,就是把互联网引导工业企业、工业行业中去。互联网发展方面,中国有一批互联网企业成为国际竞争的领跑者。把这些企业发动起来,和工业企业密切融合,搭建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框架,就会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节能减排可以下降10%左右。


   工信部正在组织论证工业互联网整体的架构。互联网时代是自上而下的架构,工业互联网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从数据中心怎么建、云服务怎么用、大数据怎么分析这些方面入手,从企业到行业到国家乃至到国际。同时也要趋利避害,既要看到它发展有利的一面,也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如何保证网络安全,不被攻击、不被篡改,如何保护用户个人的信息安全。这些方面都还需要研究,趋利避害,为发展做一个更好的谋划。


   记者:应该说,现在互联网跟工业的融合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


   苗圩: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互联网应用多半是在营销环节和售后服务环节、采购环节,如B2C和B2B,以后在制造环节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都会给现有的生产方式带来颠覆性或者革命性的变化。


   比如说,现在制造大规模消费类的产品,一定是集约制造,这是最经济、最合理的,但问题是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不够。现在通常是一个企业大批量制造出产品,发送到各地,通过分销的环节到达用户手中。将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设计师,你需要的材料和零部件,可以通过网上采购过来,自己也可以把它生产出来。这是最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生产方式。


   众所周知,个性化的定制是附加值最高的。西装成批生产出来的并不很值钱。


   如果按着量体裁衣做出来的衣服,一定比大批量生产出来的更值钱。


   记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关于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在双引擎的表述中,一方面是传统的引擎,扩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引擎;另一个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您怎么看待新引擎产生的驱动力?


   苗圩:过去我们通常重视第一个引擎,就是公共服务类产品的发展,不够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用的发挥。比如说,我们的发展主要着眼于一些大企业、规格化产品。比如鼓励研发的政策最终可能大部分落到大企业、大院所。其实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有天然、内生的动力和活力,不要看企业小,创业者只要创办这个企业,就一定想让它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定是这样。我们再看看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成果,当然有一些是大企业自己投入和研发产生出来的,但是大量的还是购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研发成果为己所用。


   最典型的是美国硅谷。它们有些是自己研发产品,自己做企业,一步步由小变大做起来,比如惠普、谷歌等公司。也有很多公司认为没必要自己从头做到尾,我只要把构想变成分阶段的产品或可以工业化的产品,可以把技术成果卖出去,换一笔钱再在这个领域研发新的成果。反过来,大公司也不是事无巨细包打天下,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做,很多的科研成果都是到市场上去发现,买过来继续做下去。


   所以,克强总理提的第二个引擎我们要高度重视。去年我们通过政府改革,特别是工商注册登记制度的改革,取消了实缴制,变成了认缴制,把很多前置性审批变成了后置,带来了很多创业冲动,新增了大量的创业企业。对这些企业我们要更好地呵护,要使它们能生得下来,能长得大,能够发展得好。这些企业发展得好了,中国经济肯定就好了。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些小微企业、初创的企业。它们每家都有很好的创意,每人都有很好的愿景。要注意保护好发挥好它们的积极性,那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将是无限的。


   记者:刚才您说到工业互联网,是不是和物联网是一个概念?


   苗圩:应该说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互联网解决了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物联网是要解决更大维度的人和物、物和人、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工业互联网是物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只不过物联网应用的范围比工业互联网更大,除了工业之外,还包括金融等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


   记者:刚才您还说到中小企业创业。工信部有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平台,民间也有很多创业服务平台,比如,中关村的车库咖啡。民间创业服务平台的大量涌现是否说明,政府的创业服务平台还不够多,市场前景还很广阔?


   苗圩:政府无论如何做不过民间的服务平台,因为它的活力、动力、谋发展的愿望,都远远高于政府建立的服务平台。我们也根据现在发展的情况做了一些区分。政府的平台是把各个平台集中起来,建立一个枢纽,使它们能够互联互通,与服务对象有更多组合,提供更多服务。所以我们在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建立了政府服务平台的枢纽,把地方政府办的、民间办的公共服务平台链接到这个枢纽上,通过这个枢纽建立互联互通、四通八达的服务体系。这是我们的总体考虑,组织大家一起把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搭建好。


 

 

 


 

关键词:中国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 粤ICP备09020669号-1
服务热线:86-020-82351197 传真:86-020-61216507 E-mail:siaf_show@163.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